欢迎进入绿色再制造产业专题!
位置:绿色再铸锻>>资讯>>资讯>>内容阅读
党建引领聚合力 湘鄂铸造共提升——湖南省铸造协会组织企业赴湖北考察学习​
党建引领聚合力 湘鄂铸造共提升——湖南省铸造协会组织企业赴湖北考察学习​ 发布时间:2025-06-12 10:55:41|浏览次数:81次

为推动湖南省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标先进地区经验,6月3-6日,湖南省铸造协会组织本省21家铸造企业共30位代表,赴湖北开展为期 4 天的参观考察学习活动。此次考察特别感谢湖北省铸造协会的鼎力支持,考察期间,湖北铸协秘书长万安元全程陪同,并详细介绍了各参观企业的具体情况。行程安排紧凑,内容充实,为湖南铸造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启发,进一步坚定了产业升级的方向。


bccf0f362382611140f535218be0d95.jpg


深度考察湖北标杆企业,解码先进发展路径


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进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湖北蒙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勤美达(武汉)有限公司、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东风股份有限公司铸造分厂、襄阳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湖北中力铸造有限公司、宜昌奥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等12家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体系、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实践,展现出显著的标杆效应:

& 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引进的先进生产线和检测设备,以及其对工艺的严格把控,使其在铸件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铸件产量达 16.2 万吨,2025年预计可达 18.5 万吨,拥有 8 条垂直线、1 条水平线,产品以制冷压缩机铸件和汽车配件为主,2024年公司整个产销量突破了16万吨,刹车盘产销量突破了300万片,创历史新高。

& 蒙娜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为电梯配套,80公斤以下采用水平线生产,80公斤以上使用树脂砂工艺。2019年投资约5.1亿元,引进国际先进的全自动铸造生产线,配备进口熔炼设备、造型线、砂处理设备及数控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自动造型、自动浇注、自动落砂、型砂循环利用,关键岗位均使用了机器人。

&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公司是集炼钢、锻造、有色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成套设备制造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船舶行业唯一一家大型铸锻件专业化研发及配套企业和中南地区最大的铸锻中心。公司拥有水压机大型锻件、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船用柴油机曲轴总成、有色铸件、成套设备等五条专业化生产线。主要为中外造船、航空航天、水利水电、矿山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提供各类中大型船用轴系、柴油机关键零部件、螺旋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冶金轧辊、中高端模具钢、核电锻件、海工装备等优质铸锻件产品及成套设备产品。我国第一支万吨轮螺旋桨,第一根TR镦锻全纤维曲轴,第一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华西村天下第一钟等都产自该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

&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重型、超重型机床极限规格最大、品种最全、产业链条最长的大型骨干企业。武重产品共有8大类,40多个系列,400余个品种。主要产品包括立车、镗床、卧车、铣床、滚齿机搅拌摩擦焊接装备等系列产品。公司目前产生产能力达五万吨以上,最大起重能力160T,可生产单件重量160T以下(特配)铸铁件和100T以下球铁件,其中铸铁件以高档机床铸件为主,特配铸件以冶金辅具为主,厚大断面球铁件生产工艺成熟,具备电力设备铸件、鼓风机(电机)铸件、风电铸件、船用铸件、地铁铸件等各类铸件生产能力。

& 勤美达(武汉)有限公司隶属于台湾勤美集团,台资独资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全自动铸造生产设备,主要生产汽车刹车零件及各类机械铸铁零部件,产品有本田、奔驰、比亚迪、东风等知名品牌乘用车的刹车钳体、支架、变速器压盘、转向节、涡旋等等铸铁件。公司通过车间扁平化管理和精细化生产流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 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产品设计、铝合金压铸、精密机械加工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压铸岛、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和精密质量检测系统等,具有年产3万吨大型复杂高精度压铸产品的生产能力,属于国内汽车关键零部件压铸领域龙头企业。公司每年拿出销售额的3%作为研发投入,引进国际先进的铸造设备和生产工艺,并结合数字化技术,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引入5G ,建成了数字化生产线,有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平台,将传统数十道工序简化为一体成型,大幅提升效率,有力推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占比超过60%。

& 东风股份有限公司铸造分厂,原第二汽车制造厂铸造三厂,该公司定位“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一代绿色铸造智能工厂,项目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成342亩,可年产铸件8万吨,机加工产能14万件,产值约8亿元,产品涵盖2.0L轻、中、重型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铸件。工厂应用先进生产设备工艺,采用百余台机器人、AGV小车,实现自动化连线生产,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全过程监控,全要素管理。工厂产品覆盖灰铁、球铁、蠕铁等材质的发动机核心零部件,铸件设计开发经验丰富,形成以铸件质量先期策划APQP为主的工艺开发流程,配备Flow-30凝固模拟仿真等开发软件,实现铸件快速开发。

& 谷城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工程车)配套产品为主的大型特种铸造生产企业。曾连续四年成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占地面积超60000平方米,工艺包括硅溶胶、覆膜砂工艺,年产铸件7万吨。公司主要产品以汽车配件、工程车配件为主,主要配套企业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东风德纳车桥、铁道部襄樊金鹰轨道车辆厂、陕西重汽、陕西汉德车桥等。

& 湖北中力铸造有限公司年产能25万吨(50万台电叉铸造零部件),占地100亩,厂房建设达5万平,产值达20亿。其拥有2条v法线、2 条垂直挤压造型线、1条水平静压线、7套中频电炉、17套除尘及尾气处理设备。

& 宜昌奥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是生产汽车后桥总成、汽车零部件和机器人关键件的专业制造厂,车桥年产能为10万台。2011年公司积极与国际接轨,产品和工艺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正式与世界级顶级机器人生产厂家--德国库卡公司建立供应体系。2013年11月,我国第一条机器人铸件打磨生产线在奥力公司成功应用。奥利公司每年为德国库卡公司配套5万件左右,销售收入达一亿以上。

& 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我国船舶动力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宜昌、青岛两个基地,集铸造、钢结构、机械加工、总装配为一体,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是船舶行业专业生产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的大型制造企业。宜昌基地业务涵盖船用低速柴油机关重件加工配套以及复杂钢结构件装配焊接、大型铸钢件、铸造件浇铸和GE燃气轮机产品生产制造,同时兼顾小缸径柴油机的生产装试。



湘鄂产业对比:优势与短板并存,升级路径逐渐清晰


与湖北铸造企业相比,湖南铸造企业既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等优势基础,但也暴露了短板:比如管理理念滞后、数字化转型盲目跟风、资源分散化问题突出等。考察团认为,湖南产业升级需聚焦三大方向:

1.以标准化筑基:夯实生产流程与质量管控体系,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2.以协同化破局:整合区域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产业合力;

3.以绿色化提质:推动环保技术升级,向绿色制造转型。


企业代表感悟:从对标反思到落地实践


考察过程中,不少湖南铸造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痛点分享感悟,思想碰撞中凝聚升级共识:

长沙湘瑞重工董事长周雄湘表示:“湖北企业普遍展现出‘聚焦核心领域、深耕技术壁垒’的竞争理念——无论是专精特新‘小巨人’还是行业龙头,都以差异化产品建立不可替代性。反观湖南部分企业仍存在‘大而全’的粗放思维,未来应摆脱同质化竞争,以技术创新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在细分领域打造‘人无我有’的专业优势。”

湖南三龙董事长李雄峰也表示:“湖北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令人钦佩,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这正是他们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未来我们将调整战略,加大研发投入,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差异化与服务增值竞争。”

湖南长红铸造董事长丁放红表示:“湖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先在工艺、质量等基础环节实现标准化管控,再结合生产需求逐步推进智能化改造。比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数字化是提升效率的手段,而非盲目跟风的目标。我们企业需先夯实标准化根基,再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布局数字化,避免陷入‘为转型而转型’的误区。”

怀化珠华技术部长向辉感慨道:“湖北企业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实践让我深受触动。他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建立了数据档案,真正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反观我们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回去后一定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协会引领未来规划:四大维度推动产业升级


湖南省铸造协会会长李鄂成表示,此次考察活动收获颇丰。未来协会将重点从四方面推动考察成果落地,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1.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牵头建立产业联盟,组织实质性对接活动,促进区域产能、技术、人才协同;

2.管理升级与数字化引导:分阶段推进标准化建设,针对不同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育专业管理人才;

3.定位优化与创新驱动:实施 “双轨定位”引导(龙头企业引领技术突破,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搭建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

4.环保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开展环保升级专项行动,推广绿色制造试点,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此次湖北考察如同一剂 “清醒剂”,让湖南铸造企业在看到差距的同时,更明确了“党建引领、标准化筑基、差异化竞争、绿色化发展”的升级路径。相信在协会的引领下,湖南铸造企业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湖南铸造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信息来源:协会综合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