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绿色再制造产业专题!
位置:绿色再铸锻>>资讯>>资讯>>内容阅读
金属钴价保卫战!刚果(金)欲夺回定价权,中企如何突围
金属钴价保卫战!刚果(金)欲夺回定价权,中企如何突围

2025-04-22 来源: 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 fengdm

大中小

摘要: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钴需求将增长20倍,但资源国的政策干预、无钴技术突破与地缘政治博弈将让这场竞赛充满变数。

登录 账号登录
  • App扫码
  • 您的会员等级不够,无法查阅此文章 成会员 vip 查看长江有色网全网行业信息,市场分析,行业快讯,调研信息。 vip会员 ¥1,398 元/年 svip 查看长江有色网全网行业信息,市场分析,行业快讯,调研信息、近五年历史价格和走势图 数据通会员 ¥3,680 元/年 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查看全网产业数据、市场分析、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自购买日起1年(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 价格:¥ 元/年 - + 支付方式: 铜价高位运行推动中资企业在刚果(金)加速扩产。

    以洛阳钼业为例,其2024年在刚果(金)的钴产量同比激增127%,贡献全球增量的50%以上。这种“重铜轻钴”的扩张策略导致钴供应严重过剩,最终反噬自身利润空间。

    ​​二、中国产业链的“阿喀琉斯之踵”:98%进口依赖与库存博弈​​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钴消费国(2025年需求量预计超11万吨),其产业链的脆弱性在此次危机中暴露无遗。刚果(金)的禁令直接冲击中国62万吨/年的钴湿法中间品进口量,赣锋锂电等电池厂商被迫暂停正极材料报价,部分中小冶炼厂面临原料断供风险。

    然而,危机中也暗藏分化机遇。头部企业如​​华友钴业​​和​​洛阳钼业​​凭借海外布局与库存缓冲暂未受重创:

    华友钴业在印尼的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已逐步达产,年产12万吨镍和1.5万吨钴的华飞项目形成产能护城河;

    洛阳钼业在刚果(金)的TFM和KFM矿山维持正常生产,3.7万吨钴产能通过长协合同锁定客户。

    但依赖现货采购的中小企业则陷入困境。据测算,中国港口钴原料库存仅能维持3-4个月生产,若禁令持续,2025年三季度或将出现供应链断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预示着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

    ​​三、破局之道:从“海外挖矿”到“全球价值链整合”​​

    面对资源国政策风险与价格波动,中国企业正在探索三条突围路径:

    ​​1. 供应链多元化:印尼崛起与非洲纵深布局​​

    印尼镍矿成为新的战略支点。华友钴业、格林美等企业加速布局湿法镍钴项目,预计2025年印尼钴产量将突破3万吨,对冲刚果(金)供应缺口。

    与此同时,赣锋锂业在马里、雅化集团在津巴布韦的锂钴项目,标志着中国矿业从“刚果依赖”向“非洲全域渗透”转型。

    ​​2. 技术替代:无钴电池与循环经济双轮驱动​​

    宁德时代的锰铁锂电池已实现A00级车型商用化,比亚迪刀片电池将钴用量削减70%。更激进的变革来自回收领域:格林美的再生钴提取技术将电池回收率提升至95%,2025年中国再生钴产量预计突破2万吨,较2022年增长300%。这种“城市矿山”模式正在改写资源竞争规则。

    ​​3. 定价权博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规则制定​​

    刚果(金)的出口配额制度倒逼中资企业转型。洛阳钼业通过ESG评级AA级认证,生产可追溯的清洁钴产品,试图与资源国建立利益共同体。

    更深层的战略则是推动​​“资源换基建”模式升级​​——在非洲投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换取矿产开发权与本地化加工权益,构建“投资-生产-运输”闭环生态。

    ​​四、未来十年:钴产业的“生死时速”​​

    刚果(金)的禁令或许只是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浪潮的开端。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钴需求将增长20倍,但资源国的政策干预、无钴技术突破与地缘政治博弈将让这场竞赛充满变数。

    对中国企业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实现​​“三重跃迁”​​:

    从“资源掠夺者”升级为“价值链整合者”,通过技术、资本与外交协同掌控全产业链;

    从“价格接受者”转型为“规则制定者”,主导钴的定价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标准;

    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全球韧性网络”,构建多资源、多技术、多市场的抗风险体系。

    这场钴危机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资源主权觉醒的时代,单纯占有矿山已不足以保证安全。唯有将资源转化为技术优势、规则话语权和供应链韧性,才能在全球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