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来源: 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人: yangxf
大中小
摘要: 铋,这个曾被视为“配角”的金属,近期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价格狂飙。从1月底每磅6美元的低位,欧洲现货铋价BIS-LON短短数月冲破40美元大关,美国市场更是触及55美元的历史峰值。
登录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 请使用长江有色App/小程序扫一扫其他登录方式
您的会员等级不够,无法查阅此文章 成会员 vip 查看长江有色网全网行业信息,市场分析,行业快讯,调研信息。 vip会员 ¥1,398 元/年 svip 查看长江有色网全网行业信息,市场分析,行业快讯,调研信息、近五年历史价格和走势图 数据通会员 ¥3,680 元/年 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查看全网产业数据、市场分析、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自购买日起1年(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 价格:¥ 元/年 - + 支付方式:铋,这个曾被视为“配角”的金属,近期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价格狂飙。从1月底每磅6美元的低位,欧洲现货铋价BIS-LON短短数月冲破40美元大关,美国市场更是触及55美元的历史峰值。这场罕见的涨价风暴,不仅折射出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脆弱性,更暗含科技竞争与地缘政治的深层博弈。
供需错配:环保压力与产能收缩共振
铋价暴涨的直接导火索是供给端收缩。全球铋矿高度依赖中国、墨西哥等少数国家,而中国近年来环保政策趋严,部分小型矿山关停,精炼产能集中度提升。与此同时,需求端却在悄然生变:铋在半导体焊料、红外传感器、核辐射屏蔽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用量持续增长。供需天平的倾斜,在突发事件冲击下被急剧放大。
地缘风险溢价:西方产业链“去中国化”困境
此次涨价中,欧美市场价差高达15美元,折射出西方对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的深度焦虑。随着美欧推动“友岸外包”战略,试图减少对华依赖,但短期内却难以找到替代供应源。铋市场的剧烈波动,实质上是全球产业链重构阵痛期的缩影——当“去中国化”遭遇现实产能约束,稀缺资源便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
科技竞争:铋的战略价值被重新发现
铋价的非理性攀升,与其在新兴科技中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在半导体封装领域,铋基焊料正逐步替代传统含铅材料;在光伏领域,铋系化合物可显著提升太阳能电池效率;更值得关注的是,铋在量子计算、拓扑绝缘体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研究正加速推进。这种需求预期的提前透支,加剧了市场炒作空间。
未来展望:高价不可持续但需警惕长期风险
短期看,随着中国环保督察周期调整,部分停产产能可能恢复,铋价或将有所回落。但长期而言,全球铋资源勘探滞后、替代品开发缓慢,叠加科技需求指数级增长,供需矛盾恐将持续。对西方而言,与其押注“脱钩”引发资源危机,不如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关键矿产的可持续开发与循环利用。